理论线损计算软件

  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及降损方案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已有文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够为配电网线损计算及降损方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 国外研究动态

  1.1 关于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的研究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关于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的研究便从未止步,一些建设性的研究成果也逐步形成。Victor Alevi(1991)将研究的重点放在配电网传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能量损耗探究上,并对配电网元件产生的电能损耗和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实现了对配电网线损的理论运算。当然,该种计算方法基于人工运算,效率较低,精度也不足。Sarfi,R(1996)分析了等值电阻线损计算法的缺点,指出:由于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负荷系数的差异,在世纪的计算中,采用上述方法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Biswarup Das(206)则对电压损失法、台区损失率法等低压配电网等值模型线损计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1.2 关于配电网线损控制方案的研究

  Jun-Yang Tian(2010)提出了以经济运行方式降低配电线网线损的策略,他指出:在配电线网运输中,应利用调荷与调压两个途径,使电网处于经济合理的运行状态,降低损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Jun Wang Zheng Guo(2008)则对降低线网损耗的辅助措施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几种典型的策略,例如,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合理安排配电线路设备检修,减少迂回供电,推广应用新技术等。Conejo A J(2002)探究了一种电网升压改造降损法,该种方法以简化电压等级,淘汰非标准电压为手段,达到控制配电网线损的目的。以110KV配电网为例,通过合理的升压改造措施后,升压后的电压能够达到220KV,而线损的降低率能够达到75%。Cabana F D(2002)认为:在配电网线损方案的实施中,合理调整运行电压,是一种不错的策略。在具体的操作中,技术人员可通过科学调整发电机端电压、变压器分接头、母线投切电容等手段,在保证配电网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上,实现线损的降低。

  2 国内研究动态

  2.1 关于配电网线损计算策略的研究

  肖白(2013)等人则对配电网线损的潮流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阐述了该种计算方法的特点:计算结果精度高,且有很多衍生的改进算法,如改进迭代算法、区间迭代算法以及匹配潮流算法等。王义贺(2013)等人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法(ANN法)在配电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该种方法通过模拟人脑行为的网络系统,来获取参数,它可以映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何禹清(2012)则着重阐述了理论线损分压分析的策略,并对该种策略在低压电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赵茜(2010)等人研究了一种在理论线损在线计算分析软件,采用该种软件,技术人员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适时采集配电网的线损数据,并通过预先设定好的计算程序,完成线损计算,大大提升了线损计算的效率。张恺凯(2013)研究了基于负荷实测的配电网理论线损分析方法,并以某供电公司为例,展开了具体的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分析了配电网能耗产生的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降损的策略。

  2.2 关于配电网线损降低方案的研究

  李国平(2013)提出了一些配电网线损降低的策略,包括:优化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合理分配电流密度、减少高耗能设备使用、增加无功补偿装置、加强低压线路三相负荷平衡管理和谐波治理等。张甍等人(2012)则认为:推广应用电网无功补偿技术,是降低配电网线损的好方法。在具体的应用中,技术人员可通过无功补偿、分散补偿、随机补偿、随器补偿等具体措施,展开操作。刘伟(2012)等人则阐述了几种较为具体的线损降低措施,包括:缩短供电半径、合理选择导线截面、选择节能型配电变压器、调节线路电压、提高功率因数等。祝雄年(2014)对供电企业配电网理论线损的预测及降损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着重研究了通过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这一降损的方法。宋应光(2012)提出了一些配电网线损降低的建设性措施,包括:电网改造、环网开环运行、降低变压器损耗等。

  3 综述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搜索和总结,不难发现,学者们关于配电网线路理论线损分析计算及降损方案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已有的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体系,各专家学者也纷纷从自身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研究意见和建议。就研究的整体情况而言,国外专家学者较为侧重配电线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研究,并提出了诸如等值模型计算法、统计模型计算法等较为权威的理论线损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很多具体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而关于配电网线损降低的措施,国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更为侧重从技术角度出发,进行操作。而国内学者的研究方向与国外学者较为相近,相应的成果也较为类似,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如王义贺、肖白等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法、潮流算法等较为新颖的配电网线路理论线损分析方法,但具体的应用效果,仍有待考量,总体而言,已有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然而,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同质化问题,即:国内专家学者与国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研究结论较为相近,鲜少有一些新颖的成果推出,相关的应用推广案例则更为稀缺,因此,关于配电网线路理论线损计算方法、降损措施的创新性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